教师教材理解范式的深度变革
日期:2024-10-11  发布人:评估工作专题网  浏览量:3

来源:《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   李广 孙玉红

作者简介:李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孙玉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

教师教材理解反映教师对国家课程理念的认知程度,也反映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教师教材理解是教师用教材教的重要前提,教师教材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用教材教的质量和水平。教师教材理解包含教师对教材知识、教材组织逻辑、教材价值、教材时代使命的理解等。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要求教师教材理解将走向知识体系、方法论、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融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将促进教师教材理解范式的深度变革。

一、教材本体理解:课程开发与专业发展相互促进

教材是课程开发的显性文本成果,凝聚着课程开发者的智慧。在教师教材理解和使用过程中,教材既是教师课程开发的对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并且在提升教师知识素养和塑造教师专业品质过程中不断获得增值。

教材是教师课程开发对象

教材是课程开发的显性成果。课程开发者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依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研制开发方法和手段,进行开发组织与设计,形成开发结果并进行评价,最终形成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教材的一次开发是国家行为,“教什么”“怎样教”和“为谁教”,是课程开发中对教材的终极追问。教材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同时,教材要考虑教师的驾驭和把握能力,尽量用文本的丰富性来预判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师教材理解是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师教材理解既要尊重教材的权威性,也要体现教师使用教材的创造性。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教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全新实践,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方法不同、目标不同、方案设计不同教材呈现不同功用效果。例如,按教材体系归纳的大单元教学、主题课程群教学、学科融合式教学,就是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师教材理解是教材价值增值过程,教师理解教材、研究教材,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落实针对具体对象的教学目标,往往产生超越教材学科知识的效果。尊重教材、基于教材、理解教材、建构教材、增值教材,课程开发实现了意义二次建构。

教材是教师专业发展助推器

教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教材思想意图和教材内容价值,这是对教师专业素质最基本的要求。教材体现国家意志,蕴含民族文化传统,饱含时代精神、国家情怀和民族特色,所以,教师要把握教材立意,准确传递教材思想主旨,明确教材导向作用和时代价值,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任务,将教材的思想价值观与学科知识内容内化为教师主体价值与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材是体现教师创造精神的重要平台。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使用水平与效果存在差异或差距,这体现了教师在理解教材、使用教材过程中不同的创造性。教师从育人角度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或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由于学生学情不同,教师使用教材会有所删减、调整或补充。这表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既要基于教材、尊重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教材既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课程资源,更为教师构建了发挥创造性的专业平台。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丰富教材、使用教材,实现教材效益最大化,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教师应成为主体性可再生型“教材”

教师本身即是主体性教材资源。好教师本身就是一部好“教材”,这一点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物态化教材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客体对象,当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自身就转变成为具有主体性质的“教材”。在理解教材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淀情感、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才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教师在教育知识、课程知识、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方面积累得越丰富,并能够把握教育教学时代特征和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点,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日复一日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着教师的人格修养和个人魅力,教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愈强大,从而教师的主体性教材价值不断得以实现。学生学习生涯中最持久的陪伴者就是教师,所以,好教师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高品质的“活教材”。

教师应成为可再生型教材资源。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先理解教材,再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因此,教师是教材的先行学习者。教师为学生学习而进行的先行学习,具有专业目的性和育人道德性,这对于教师来说既是知识素养的提升,也是职业信念的强化。其次,教师理解教材的过程包含教材深度解读、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过程设计等多个专业环节。每一个环节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次专业洗礼,都会增长教师的专业智慧。再次,教材传递的知识、观念、价值、思维、品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同样会滋养教师的人格品质和气质,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教材文本呈现形式是静态的、外显的,教材意义理解和吸收是动态的、内隐的。教师通过教材理解可以提升认知水平、学科素养和专业智慧。在教材理解过程中,教师自己逐渐成为主体性可再生型“教材”。

二、教材价值理解:逻辑取向与价值追求趋于融合

教材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来确立编写目标的终极价值指向。新时代人才目标是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和信念的人,培养能深入社会实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人。因此,教师教材理解要充分理解教材的育人目标价值取向,理解教材中包含的本体价值、主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材内容逻辑与本体价值融合

把握教材的内容逻辑是教师教材理解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教材是个例子。教材作为教学的媒介物,是学科例子的集合、材料的编辑。这种教材理解方式注重教材的内容逻辑,着眼于教材本身蕴含的知识、内容、目标和重点,依据教材预设的组织逻辑进行教材理解、教学设计、活动实施和师生互动,体现教材内容对师生教材理解的规定性。另一方面,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材发挥价值的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学阐释是教材理解“落地”的通道。教材理解要追寻教材作为例子的深层含义,更要透视教材作为例子背后的教育价值。要通过教材理解达成对教材内容的“本体价值”追问,坚持深层次、多视角、全方位和创生性原则,挖掘教材内容蕴含的丰富意义和潜在价值,形成师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深度对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提升和价值引领。

挖掘教材本体价值是教师教材理解的关键。教材能做什么?汉代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材是学生的必读书,“善读”至关重要。“善读”意味着要品味教材包藏的文化底蕴,领悟教材的潜隐价值,关注现实生活,认知社会规律。“从教材看教材”,是教材理解的浅层次;“从教材看教材之外”是教材理解的深层次;“从教材看教材内外”是教材理解的科学逻辑。教材是为教师教学所用的素材的统称,教师理解教材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只有不断地对教材内容“本体价值”进行追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回答,才能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教材心理逻辑与主体价值融合

寻找教材中的学生心理逻辑是教师教材理解的重要内容。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成长规律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依托教材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现实基础。关于教材心理逻辑,一般有“学生理解教材”和“教材理解学生”两种心理观。学生理解教材,意味着教师千方百计促使学生学习教材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熏陶学科素养。教师为学生理解教材做好服务,将学生心理经验和情感体验向教师理解的教材主旨聚拢。教材理解学生,是以学生为起点的教材理解,教材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教材价值因学生而异,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学生从教材中领悟自己发展需要的部分。教材理解遵循学生心理逻辑,关注学生个人成长和现实体验,目的是促进学生精神建构和主体发展。

教师教材理解需回归对学生成长的主体价值追问。教师需要将教材蕴含的知识价值、科学价值、思维价值、文化价值等充分地挖掘出来,实现教材促进学生成长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引领学生在教材理解的价值实践中获得共性发展和个性塑造,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材设计体现国家意志,教材编写体现学科发展动向,教材使用体现师生理解水平。教师教材理解要突出“以人为本”取向,在宏观上把握国家人才需求目标,中观上落实学科发展目标,微观上实现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循序渐进实现教材促进学生发展的主体价值。

教材生活逻辑与社会价值融合

教师教材理解要遵循学生生活逻辑。教材内容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文明等具有深刻关联性,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生活体验和学生生活经验是加深教材理解的助力器,教师教材理解要回归学生的具体生活情境。教师教材理解需要把握教材与社会、教材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和人才成长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理解过程中既要遵循社会需求的逻辑取向,又要明确学生成长的价值取向。教材中包含的国家情怀、民族价值观念、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是潜隐在学生具体生活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底色,潜移默化地为学生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与价值引领。

教师教材理解应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价值。社会发展的终极推动者是人,全面发展的人、终身学习的人、德才兼备的人是改变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教材理解范式的变革,要求教师既要基于教材本身又要放眼社会发展,把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将学生培养与社会进步相结合,在社会这本“大教材”中寻找积极素材、发现有利因素、融入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理解教材、认识社会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长进步,形成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社会不是像一根绳子拽着人走,而是像一面镜子照着人前行的方向。教材理解从社会需求走向社会引领,实现教材理解、教育活动、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一致。

三、教材应用理解: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走向统一

教材是知识的凝聚、文化的精华,教材具有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教导育人的功能。教师教材理解,是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协调统一,文本理解走向丰富,教材意义不断生成,二者合力为师生共同成长服务。

教材多元解读与师生多元对话相统一

多元解读保证教材理解的丰富性。在教材阅读中有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视域融合论三种代表性主张。视域融合论的倡导者伽达默尔Gadamer,H.-G.提出“作者第一”与“读者狂欢”的说法,认为教材理解是教材原初意义与读者创生意义的综合体,是读者视野与作者视野所呈现出的相互交融状态。视域融合论强调教材文本多元解读,解读义项多样,解读情境多样,解读角度多样。这种解读在不同情境、语言、视角组合下,实现交互性理解,形成分享性经验。多元解读站在作者和读者融合立场,忠于教材的内容规定性又尊重读者理解水平。多元解读把历史情境和现实情境结合起来,尊重历史境遇又观照现实生活,是深刻领悟的解读,有利于学生视域拓展。多元解读价值导向就是立足于人的发展,“以文化人”的过程,实现“文”与“人”的有机融合。

多元对话实现教材理解的人文性。巴赫金Bakhtin,M.M.的对话理论主要有对话的存在性、对话的差异性与对话的他性三个特征。通过多元对话进行教材理解,就是充分尊重作者、教师、学生作为对话各方的公平性。教材理解是教师与学生、文本与教师、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真正对话,相互引发使对话逐步深入,实现互动交流、平等合作、自主探究、开放共享、和谐共生。教材理解的对话差异性和对话他性理解,形成个性化认知或者创见,有不同观点、不同思想闪现,这本身就是在创新教材理解方式、拓宽教材理解渠道、提高教材理解水平。教材理解的多元对话是多元解读基础上实现解读主体的自由,是“用教材教”目的观的充分体现。

教材内容结构与师生动态生成相统一

把握教材内容结构有助于教师理解教材多维价值。教材价值解读有两个向度,一是理解教材的原生价值,二是理解教材的教育价值。教材原生价值理解直指教材本身,是揣测式理解,尽量贴近历史情境下的作者,做到读懂读透。对教材原生价值的解读要求有“界”。首先,要基于文本内容进行研读,要在学科范围内理解文本,师生研读教材、贴近内容,并据此形成科学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设计。其次,要对教材内容结构有深度把握,教材中的单元结构、体裁排序、主题预设,都影响对教材教育价值的理解。教材教育价值理解是生成式理解,是课堂具体情境下师生创生性的领悟,打破教材结构和顺序,架构作者、读者、文本之间沟通桥梁,使教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和实现。

教材理解的动态生成有助于激发师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使用是师生思维的融合与碰撞,往往突破书本逻辑,把教材内容与个体经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形成新认识、新能力,学会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基于教材的师生活动,是有主题、有目的的过程,具有动态生成特点。师生在既定目标下的教学生成是掌握学科知识、运用学科方法、生成学科能力的表现,也是对学科思维方式、学科文化特征、学科教育价值的深度理解。教材的意义在于教材使用时发生的师生对话及师生成长,教材理解范式从聚焦于教材本身到聚焦于教材的使用者,从关注教材内容走向关注学生培养,教材由静态文本走向动态情境,为学生成长提供可能空间,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学科基础。

教材科学事实与师生精神建构相统一

教材理解应尊重学科的科学事实。科学事实的内涵,一般与经验事实和客观事实联系在一起,是学科长期积累传习的共性认知。教材学科属性、学科理论、学科知识是认识教材的基础,基于教材进行教材理解是基本前提。要依托教材、忠实教材,理解学科知识的积累成果和实践创新,全面贯彻教材的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材编排与选择是尊重客观事实、依据科学事实、观照经验事实的有目标有秩序的活动,教材理解是充分尊重前人经验基础上的记忆、重现、再造,是在包罗万象的事实中分科分类汲取知识营养的过程。

教材理解应指向学生精神建构活动。教师在教材理解过程中,心里是始终“惦记”着学生的。换言之,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而理解教材的。如果说教材编写是“人为”的选择、取舍、判断与确定内容的系列过程,教材理解则是“为人”的反复的学习、加工、改造和创生的过程,是教师基于学生发展而进行的教材拆解、组装、审视、批判、理解、吸收的过程。教材理解向来“不是一种单纯重构过程,而始终是一种创造过程”,是教师基于学生现实并指向学生未来的意义解读与精神建构过程,是与学生分享知识、学识、经验和情感的过程。教材作为教学载体,以科学事实的方式承载了教书育人的客体价值,并通过教师教材理解,以精神建构的方式实现教材立德树人终极目标的价值追求。

[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