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 忠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5月18日,在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深情、寄予厚望,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第一个南大”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是对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充分肯定和谆谆教导,也是对全体南大人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殷殷嘱托。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就是要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爱国是立德之源、立身之本,是最深沉的情感;报国是使命所在、责任所系,是最坚定的担当;服务人民是初心所守、奋进所向,是最坚决的行动。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事业中,把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无限动力,扎实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在新的长征路上书写爱国报国强国的时代华章。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责任。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要烧旺熔炉之火,锻造时代新人,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优建强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就是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原始创新的主战场,理应自觉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勇担使命、争创一流。我们要强化基础研究,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激活科技创新的“总开关”;要坚持“四个面向”,力争产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快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要推动科研创新,探索以基础研究为根,向创造技术、成果转化延伸拓展的“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学研究新模式。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面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高校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我们要持续加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讲好民族复兴、天下大同的中国故事。
踏上新的历史征程,高校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殷切嘱托,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再创佳绩,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争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