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理念下的“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
日期:2022-06-20  发布人:评估工作专题网  浏览量:172

来源: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

互动式教学的形式化致使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原有课堂的自我突破与发展,特推出“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通过学、教、做三个步骤,使学生在充分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

一、问题的提岀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至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我国,经过国内学者多年的探索、研究,互动式教学理念逐渐完善,其理论体系也逐步趋向成熟。同时随着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大力推广,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隐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其中不仅包括传统教育模式所遗留下来的根本性问题,而且还包括对于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充分合理的应用。

(一)互动式教学的发展

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和影响为主线,同时力求反映学生认知过程、情绪过程的对应关系的教学结构框架。它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

该模式主要是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模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及时向教师进行信息的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面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互动式教学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应运而生,在现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互动式教学理念理解的偏差和运用的不合理,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得以充分体现,而对于素质教育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二)互动式教学的困境

1. 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互动式教学模式建立在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它从互动的特点出发,突出展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很多教师仍然注重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局限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中,未能充分地信任学生,没有把学生能够做的事情放手让他们去做,这必然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以落实。

2. 互动方式太过单一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是教师与学生集体或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方式,而生生之间、教师与小组之间以及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严重缺乏。教师并未意识到小组合作及生生互动这种互动类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意识形态下的互动式教学仅仅成为了一种形式,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难以得到发展。

二、“学、教、做互动”理念的阐述

怀海特曾经说过:“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而要想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全面发展,就必须把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而“学、教、做”教学模式则是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以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三者合一”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代新课程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中有做,做中有学,学教做互动”的基本理念。

(一)学的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构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刺激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的有效性,而学生怎样学、学什么便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里的“学”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依据相应的学习目标,积极有效的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主动学习的过程。此过程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必须确立一定的学习目标。此目标可以是教师根据所学内容来制定,也可以由学生集体讨论之后自主制定。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教师摒弃以往条条框框式的学习目标,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发展空间。

第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重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个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和岀发点,它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持久度,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学习活动,例如进行课前知识竞赛、自主学习总结演讲、小组探究分享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其积极奋进,努力学习。

第三,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之后,教师须及时掌握其学习情况。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差异性,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千篇一律的,具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才能根据学生的“学”制定相应的“教”,让课堂目标更加明确化,课堂效率更加高效化。

(二)教的理念

教学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学生作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应该是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a所以,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既是课堂的引导者,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

“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既要“以学定教”,又要“以教导学”。前者发生于课堂之外,后者存在于课堂之中,虽然两者存在时间、地点的不同,但是它们具有相同的学习主体——学生。而连接它们之间的纽带便是教师的“教”,这里的“教”指的是教师运用自身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内容要清晰。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和开展,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3而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之上,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具体又要有针对性。这样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才能既清楚自己需要讲解哪些知识,又能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化,课堂互动多向性。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以此为媒介来实现预期效果,所以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成败。而要想实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要采取多样化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感悟式教学,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情境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提问环节来加强课堂的互动,提问的方式应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提问,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提问。通过此环节,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还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存在哪方面的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做的理念

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倡“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他所倡导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其过程本质就是围绕着一个“做”字。而此文所阐述的“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同样以“做”为中心,它发生在“学”和“教”之后,其本质是对前两者的一种检验。“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实践和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再创造,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为“课堂中的做”和“课堂外的做”。

1.“做”发生于课堂之中

课堂之中的“做”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去尝试练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其自主思考、获取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问题作为知识的纽带.怎样选择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精选精炼,多样选题。有价值的习题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教师在选取问题时要减去那些不必要的拓展和训练,减去偏题、怪题,选取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认知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对于问题的选择不要仅局限于书面形式,可以在精选课本习题之后,组织学生自主设计相关问题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文动画配音、填歌词等形式进行练习。

第二,问题的设计应具有科学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以学生的主体需要为出发点,既要了解学生知识链中的薄弱环节,又要清楚学生需要学什么、爱学什么。

第三,高效解决问题,实现当堂达标 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瓶颈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问题的解决.同时教师还应提高课堂的利用率,与学生一起做到“当堂课,当堂毕”.让问题都能在课堂之中得到解决,做到课后无作业,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将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2.“做”存在于课堂之外

如果说课堂之中的“做”是对学生自身知识的一个检验,那么课堂之外的“做”便是对学生知识实现再创造的培养,前者以问题为纽带.后者便以活动为基础。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其自身经验不仅得以积累,而且能够在活动中体认感知,使自身活动经验和教材逻辑经验之间实现联动对话,从而实现对教材的理解内化。

此外学生会自主思考,并在自身原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寻求解决之道。通过此过程,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传授向主动探索学习转变,同时也实现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由此可见,“做”是学习创造的关键,那么什么样的“做”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呢?

第一,以学生的本能和兴趣为出发点。人生来就具有一定的本能,它一般通过身体活动表现出来,而人的本能就是最好的学习工具此外,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应该鼓励学生依据个人爱好选择喜欢的活动,尊重学生的本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二,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所以学生所参与的活动需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学生在参与活动时,能够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而这个知识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

第三,组织形式多样化。发生于课堂之外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对于活动的选择具有自主权,而且其组织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学生可以自主探索或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这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

三、“学、教、做”三者的统一

(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分别由学、教、做三个要素所构成。其中“学”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强调教师的引导教学,“做”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这三者的侧重点不同,其产生的效果和目的也不尽相同。与此同时三者的关系又密不可分,“学”是“教”的先导,“教”是“学”的促进者,而“做”又是前面两者的检验者。三者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由此共同构成了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中有做,做中有学,学、教、做互动”是此新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帮助教师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又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来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研讨性和针对性,最后在“学”与“教”两者的联动之下形成了 “做”.这既是对知识的实践.也是对前面两者的一种升华。这三者存在于“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之中.缺一不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由此形成了

三者的高度统一。所以,“学” “教” “做”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的统一建立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上,建立在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做这三者的统一之上,也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堂、学生与课堂之间高度互动的基础之上,从而打造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模式。

 

 

 

 

收藏本页